人们有了私心,这种占小便宜的事情才得以制止,当然目前不会,因为人人都缺,哪怕是自留地种的东西,拿了也要跟人家说一声。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宗族关系,虽然没有出五服,有些甚至都出五服了,但属於一个大院里的,也就是同根同源,往上数一个祖宗,但现在已经关系很远了人,那你也不能轻易翻脸。
因为婚丧嫁娶,大院里的人会过来帮忙,毕竟往上数几十年,都是一家人,同一个祖宗的後代,你说这麽复杂的关系,咋好意思翻脸?
问题是几十年来,村里哪个不是沾亲带故的?毕竟村里的姑娘嫁给村里人的,很多,尤其是这个时代,不是嫁给村里人,就是嫁给隔壁村,因为近,好帮扶。
都沾亲带故,你家玉米熟了,我家还没有,掰你几个回去煮了尝尝,大夥都不缺吃喝了,我也没不让你活,你怎麽好意思翻脸?
你看,很合理,所以农村人很少翻脸,翻脸都是那种遇到了心里没数的,占便宜没够的,家里老娘们看不下去,说了几句,然後对方就觉得脸上挂不住了,这才打了起来。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不是关系很好的,人家就不会拿你家东西了,避免被骂。
但还在五服内的长辈,拿你一颗葱,拔你一颗蒜,你也没招,总不能直接开骂吧?您别说,村里老娘们还真就是这麽乾的,不过是骂瞎话,也就是不指名道姓的骂,因为她知道谁拿的。
如此一搞,关系不是特别亲近的,就没人碰别人家东西了,所以你别看农村妇女撒泼打滚,像个泼妇,但她是推动文明进展的人,大功臣啊。
其实也不怪这帮人不见外,你想啊,那时候都是一家人,过年都一起过,你家有人,所有没出五服的人都来帮忙,突然直接就生疏了,这谁能习惯了?
不理解?那就想想某东商城的东哥,他上大学,村里凑钱给他,又是鸡蛋,又是大饼的,虽说那时候出一个大学生,在整个县里都是骄傲的一件事,但能让人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你想想为什麽?
说白了,宗族的力量,往上数几辈,可能是同一个祖宗,族中老辈发话了,下面的人能不给面子?难道你来一句,你算老几啊?
农村可是很讲究孝道的,通过拜年就知道,你一个小孩子,全村给他磕头拜年因为他辈分高,足以说明,多重视辈分,你说他算老几?
所以农村哪怕最後都各过各的小日子了,远没有之前亲近了,但没出五服的还是很亲,哪怕你家没有一个能人,让人瞧不起的那种,可家里只要死了老人了,没出五服的都要去。
不去不行的那种,为何这麽说呢?因为祖中长辈回去,他们组织如何发丧,什麽时候下葬,族中小辈就会按照吩咐行事。
你去帮忙,不是给死者家属面子,你可以看不起这家人,但不能不给族中长辈面子,而族中长辈为什麽那麽大公无私?难道就不可以同样瞧不上你家?不愿意多管?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全村不只你一个宗族,因为分院里人吗,院外面的人,分成了好几个宗族。
打个比喻,同一个老祖宗,他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也有儿子,以此类推,到了第六代人,就没什麽关系了,就是院里而已,但人家也有亲近的人,那就是另一个大家庭了。
这家人穷,男人废了,被人看不起你不管?好,那其他宗族看热闹,你看看到底谁出丑?
一个没出五服的宗族,不团结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就像是你儿子不孝顺,被邻里邻居看了笑话一样。
所以哪怕你家再废,族中长辈都要来帮忙,组织身手帮你下葬,可能人家不求你回报什麽,只是不想外人看了笑话,但也确确实实帮了你。
人人如此,那麽这个大家庭,他就有一定凝聚力。
苏宇家地笼经常丢鱼,不用问,肯定是村里人乾的,而且是院里人,即便发现了,也不好翻脸。
“嚯,还不少来,有三条鱼。”
苏宇撇撇嘴,心说你是没见过曾经,一地笼鱼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