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正路
四人穿过人群,迈过地上横七竖八胡乱摆放着的长短兵器,绕过数不清的营帐,在周围江湖人投过来的数百道目光中,踏上了山路。
安梓扬走在前面,与祁书芸谈笑。
柳承宣和温怜容则是落在后面,却不像前几日那般自然。柳承宣时不时看向前方正与祁书芸交谈的丶安梓扬的背影,又时不时将目光扫过悬挂在安梓扬手中拿着的丶装着唐荷头颅的包袱。
他不傻。
与安梓扬同行了数天时间,也足够让他原本沉浸在「救命之恩」丶「化险为夷」的激动心情中的心神,逐渐清醒过来。
嫁衣神功,明教被灭之后,现在应当是在朝廷手中;剑王阁出世时与唐门有些,据说正是唐门中一位不姓唐的长老,请了北镇抚司镇抚使上门说和,剑王阁这才罢手。
安梓扬并未与他说过自己的身份,只是告诉他们自己姓安,他也就「安公子安公子」这般叫了下来。安姓虽然算不上什麽罕见的姓氏,但江湖上能与安公子的武功丶年龄丶手段匹配起来,且能同时跟唐门丶锦衣卫丶巫蛊联系起来的名字,只有一个。
而随着对安梓扬身份的揣测,李淼的身份也逐渐开始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一个柳承宣下意识不愿去承认的方向。
「安公子是『半路出家」,或许是之前与李大侠有交情呢?以李大侠的武功,能与安公子交好,也是可能的吧?」
柳承宣面色阴晴不定,忽然,温怜容牵住了他的手。他转头看向温怜容。
「师兄。」
温怜容看着他的眼睛,缓缓摇了摇头。
两人心意相通,柳承宣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以名取人和以貌取人都不可取,更何况安公子和李大侠,可是切实救下了你我的性命,你因为江湖传言就心生猜忌,岂不是忘恩负义丶小人之心?」
「况且,既来之则安之。你这般瞻前顾后的小女儿姿态,岂不是让浣花剑派蒙羞?」
柳承宣先是面色一红,而后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师妹。」
前方一直注意着他动向的安梓扬,此时也是转过头来对他笑道。
「柳掌门,有什麽心事,等到了山上再想也不迟。此等盛事,数十年间恐怕都不会再有。若是走马观花一般过了,日后说不得要后悔的。」
柳承宣点了点头。
「安公子说的是。」
而后快步跟上,与安梓扬齐平。
此时的山路上,虽然人数不如山下那般多,但也是熙熙攘攘。在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此时随便扫一眼便能看到几个,三流好手更是路边一条,连走在路当中的资格都没有。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安梓扬四人依旧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因为安梓扬手中提着的包袱。
圆滚滚三个东西,在包袱上撑起了轮廓,可以说是「有鼻子有眼」。包袱底部还隐隐涸透了一些液体,隔三差五的滴落。虽然没有味道,但还是能看到液体中夹杂的猩红和鹅黄。
锦衣卫召集,天下正道齐聚,武当已经到了,少林马上就要上山。什麽人敢在这时候,拎着三颗人头丶大摇大摆的上山?
就有人细细端详着四人。
「柳承宣,旁边那个女子倒是面生,但看步伐丶佩剑,应当都是浣花剑派的人,顶天两个二流。」
「祁书芸,老一流了,正道高手。虽然武功在一流之中出类拔萃,但在此时的嵩山上,还算不上什麽有分量的人物。」
「倒是这拎着人头的青年—嘶!」
那人陡然后退了半步。
「狐狸脸儿丶苍白面儿丶仰月口,身材瘦削,腰悬长剑——是了,是他,就是他!」
嘴唇翁动,而后紧紧闭上。那人没有半点犹豫,拉上同伴,嗖的一声就窜入了道旁的密林之中,消失不见。
情急之下,他的动作可一点都不小。
这半年安梓扬在江湖上露面不少,但见过他之后还能活下来的人却是不多,
所以大多数人只是怀疑丶暂时没有动弹。但有人一带头,就不一样了。
刷一几乎是瞬间,安梓扬前方便空出了一片。
人群,如海水一般分开。
柳承宣眼角抽了抽,不知该作何反应。
安梓扬倒是嘴笑一声,迈步就朝前走去。
四人一边前行,前方的人群便随之分开。安梓扬倒是习以为常,但其馀三人哪里见过这阵仗,在正道混了一辈子,哪里被人用这般惊恐丶畏惧的目光围观过,一时间都没了四处看的心思,快步朝前走去。
以四人的脚力,不过片刻功夫,就到了嵩山派山门之外。到了此处,柳承宣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缓缓放慢了脚步。
「柳掌门倒是心急。」
身后传来安梓扬调笑的声音。
柳承宣转过头,乾笑道。
「让安公子见笑了。」
「无妨。」
安梓扬摆了摆手。
「不耽误,山下和山路上的这些人,虽然看上去都人五人六的,但也只是在寻常江湖人面前能装一装,看不看都是一样。」
「真正有资格进去山门之内赏月的,除去已经提前进到山门之内的,现在基本都在你面前了。」
安梓扬迈步走到柳承宣身侧,伸手一引。
「看吧,柳掌门。」
「此时在你面前的,便可以说是半个江湖了。」
柳承宣抬眼望去,一时证住。温怜容和祁书芸也跟了上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是一时失语,半响,才缓缓吐出了一口气。
「江湖我行走江湖近二十年,今次才算是终于将江湖看到了眼中。」
祁书芸喃喃道。
嵩山派山门之外,已经不再是一片密林。由山门外的山道左右拓展,开出了一片足有百丈见方的平地。四人站在这平地的入口处,竟是陡然生出一种眩晕之感。
不是只有修成须弥的天人才能感应到他人体内的真气,只要习武有成的人,
多多少少都能有些感觉,但一流之下,顶多也只是能模糊的感应一下对方的大致水准。
但,此时此刻,无论是刚刚修成绝顶的祁书芸,还是二流水准的柳承宣和温怜容,都感受到了面前如同海水一般缓缓翻涌的真气。
那是,整个江湖近半数高手,体内涌动的真气。
放眼望去,这百丈见方的平台之上,熙熙攘攘的站满了人。高僧丶剑客丶魔女丶大盗,形形色色的人占据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每一个体内都涌动着不输于柳承宣的真气。
而这些人,都在看向一个方向。
嵩山派的山门。
柳承宣扫视了一圈,却是面色骤变,低声朝着安梓扬说道。
「安公子—————怎麽我看此处,竟多半都是邪道中人?」
他只是粗略扫了一圈,便看到了数个凶名在外的大盗丶魔头。而且看眼神丶
神态丶兵器,仅是他目光所及的范围内,邪道之人就占了多半,这显然极不正常。
自古以来,江湖上的邪道之人就是远远少于正道的。江湖不是个泾渭分明的地方,即使是正道势力往往也没有那麽乾净。只要大体上愿意遵守「江湖规矩」,做事没有那麽绝,也没有那种传遍整个江湖的恶行,一般都能自称一句正道。
毕竟,人心思定,只有神经病和傻子才会一直在浑水里扑腾,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给自己留点后路,找机会「金盆洗手」「浪子回头」。
正因如此,即使是邪道最为猖的时候,人数也没有超过正道的三分之一。
而这囊括了几乎整个江湖的盛会,在嵩山派山门之外,却是邪道多过正道。
安梓扬笑了笑。
「只是山门外是这样。」
他指向嵩山派山门。
「原因就在那里。」
柳承宣顺着安梓扬所指的方向,定睛观瞧。
在嵩山派敲开的大门左侧,立着一块巨石。少说也有千斤,底部深深地嵌入了地面之下。
柳承宣细细观瞧了一下,瞳孔骤缩。
在那巨石下方的两侧,好像有两块布,猩红一片,正随着山风缓缓摇晃。
「走近点看,柳掌门。」
安梓扬笑道。
说罢,伸手拉住柳承宣的手臂,迈步向前。
四人走到那块巨石面前,停下了脚步。
柳承宣面色逐渐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