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谁说跪着就不能造反了?(求订,求(2 / 2)

大清要完 大罗罗 3544 字 3天前

倭仁这份题本上说的事儿啊,乍一看好像挺有理,可咸丰爷仔细一琢磨,就觉得味儿不对了。「总方」「大方」「小方」「治头祭酒」之类的名号,怎麽瞅着这麽眼熟呢?哦,这不就跟《三国演义》里黄巾贼用的名号差不多嘛!照倭仁这意思,难不成是要把大清的儒家变成太平道呀?合着是想用太平道去对付太平天国,咋都跟「太平」较上劲了呢?这要是真把儒家改成太平道,万一这「太平道」也跟当年似的做大做强了,会不会也闹着造反呀?

可要是不用这把儒家变成太平道的改革之法呢,那号称「协心同仇,罔顾生死」的「百万之徒」,光靠二十万八旗丶练勇好像还真搞不定。要是打了败仗,那大清可就玩儿完了呀!这事儿可真够让人头疼的,怎麽就弄出个两头堵的尴尬局面了呢?

就在咸丰正烦恼的时候,那好几百号议政王丶大臣丶行走已经进了大殿,乖乖地按照班次跪好,扯着嗓子开始山呼万岁。咸丰抬了抬眼,瞅着大殿里跪成一片丶貌似恭顺的臣子们,沉吟了一会儿,那张青白的麻脸上才挤出了一丝笑容,说:「今儿个叫大家来呀,是开议政王大臣会议。你们呢,不是议政王,就是议政大臣,要不就是议政处行走。朕把你们叫来太和殿,就是想和你们一起商量商量国家大事。咱大清现在是个什麽形势,朕不说,你们心里也都跟明镜儿似的吧!至于应对的办法嘛,这儿有一份《请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看着挺有意思的,要不今天咱就先议议这个。倭仁呐,这是你领衔的题本,你来给大夥念念吧!」

「喳!」

倭仁应了一声,麻溜儿地从一个太监手里接过《请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扯着嗓子大声朗读起来,没一会儿就念完了。

底下的议政王丶议政大臣丶议政处行走们,其实大多都读过曾国藩的《兴儒学名教而抗长毛论》了,那才是原版原着呢,写得那叫一个详细,跟《反经》都有一比了。

「都别愣着呀,说说吧。」咸丰皱着眉头,一脸纠结地说,「照着倭仁提的那办法,把儒家改成名教,你们觉得靠谱不?议政王丶大臣们先来说说呗!」

「皇上,」第一个接话的还是恭亲王,「奴才觉着呀,现在必须得集中所有力量去围剿那些粤寇发逆呀。只要能把这帮逆贼给剿灭了,把江宁给收复回来,干啥都行啊!哪怕之后会有啥后遗症,那危害跟粤寇发逆比起来,那也是小巫见大巫呀。」

「皇上,」郑亲王端华也跟着说,「奴才同意恭王的看法呀,这时间不等人呐!现在粤寇发逆刚在江宁闹了一通,正是他们内部人心不齐,互相防备,没法好好配合的时候。咱朝廷这边可已经练好了二十万八旗新军和练勇呢,这可是痛剿逆贼的大好时机呀……不过呢,二十万对一百万,好像还是有点不够看呐。要是能把天下的儒生都发动起来,跟朝廷一起对抗逆贼,那剿灭粤寇发逆的希望可就大多啦!」

「皇上,」僧格林沁也是议政王呀,马上接着端王的话继续说,「现在正是咱该拼尽全力的时候呀,朝廷有多大劲儿就得使多大劲儿,可不能再藏着掖着啦。这就好比狮子搏兔,必须得全力以赴呀!要是皇上觉得倭仁的主意太激进了,等咱赢了粤寇发逆,再改也不迟嘛……」

「皇上,奴才跟僧格林沁王爷想的一样一样的。只要能把粤寇发逆干趴下,哪怕把圣堂拆吧拆吧,过后再恢复原样,那还不就凭皇上您金口一开。当下重中之重,就是得赢啊!要是朝廷不摆出副跟读书人共治天下的谱儿,咱想去天下士绅那儿捞足粮饷丶招来丁壮,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

「可不是嘛,皇上,老臣也琢磨着倭仁的主张用来应应急,挺靠谱。要是皇上心里犯嘀咕,觉着不妥,咱就先挑几个省试一试,就挑安徽丶江苏丶湖北丶湖南丶广西丶广东丶浙江丶福建这几个跟粤寇发逆地盘挨着的地儿……」

底下一帮「议政」的大臣,你一嘴我一嘴,跟商量好似的,意思全奔着支持倭仁题本里提的招儿去了。

请...您....收藏_(六\\\九\\\书\\\吧!)

虽说罗耀国一门心思淡化太平天国那洋教味儿,把西方的天父都换成昊天上帝了,可甭管是拜上帝会,还是大同会,对传统儒家的冲击,那简直像狂风扫落叶。别的不提,就说现在这拜上帝会,哦不,大同会,还搞着分田分地那一套呢,光这一条,就把太平天国变成那些还没被天国拿下的地盘上,地主士绅们的眼中钉丶肉中刺啦!为了拔掉太平天国这根刺,他们啥事儿干不出来?把儒家改成名教,在他们眼里,那都不叫事儿!

咸丰心里门儿清,自己可不能跟这帮跪着的大臣较上劲……谁说跪着就不能造反啦?这帮跪着的,背后或者手里可都攥着团练武装呢!不过咸丰也有他的执拗,眉头一皱,目光灼灼地望向底下的议政们,问道:「那麽……这名教之主,让谁来当呢?」

「自然是陛下您呐!」咸丰话音刚落,曾佳国藩马上就接过话题,扯着嗓子就喊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