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香港货柜码头的开端
接下来的数天,杨文东与数人一起游玩了一趟新加坡各个城镇中心,也顺带着对新加坡的地区情况进行了一个了解,这样也方便未来郑志杰向自己汇报在哪买了地皮时,自己知道位置。
长兴集团的其他人,也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新加坡寻求合适的位置进行建厂,并且也有着新加坡商务部门的配同,直到12月20日,所有人才再一次汇集新加坡最大的来福士酒店。
「杨生,我与新加坡的官员一起走访了几个地方,庙湾区适合我们的造纸厂选址要求。」魏泽涛说道:「那里以前是荒郊野岭,新加坡的监狱就放在那边,当地人口也比较少;
早年日军还也曾经在这里驻扎,看守监狱,所以有一个小码头,能够满足我们的货物进出需求,公路交通也不算很差。」
「人少是一把双刃剑。」杨文东又问道:「那以后招工方面会不会有影响?」
造纸厂是重污染厂,因此这个产业不考虑囤地,一定要离城市人口远远的,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所以湾湾那边也是放在偏僻海边,到了新加坡也必然一样。
只是人少的地方工人也少,那招工就比较困难。
魏泽涛道:「我也跟新加坡官员说了这件事,他们说会在庙湾区合适的位置给我们划一块地,建宿舍,这样能够保证很多人可以就近休息,再安排巴士适当接送,这样一来,招工方面会好很多。」
「行。」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具体情况你这边与新加坡政府协商吧。」
魏泽涛又说道:「杨生,还有一个问题,新加坡这边缺水比较严重,所以我们没办法在这边生产纸浆丶连炼制废纸也不行,只能直接购买成品木浆,然后送过来造纸,这样的话对水的需求量就低了很多。」
「新加坡的水是冲马来西亚来的吧?」杨文东想了想道:「那我们直接去马来西亚造纸,行不行?」
魏泽涛道:「也可以,但相对来说,马来西亚的人口教育平均是比不过新加坡的,而且各方面配套比不过,所以这两个地方,各有优劣。
而且我们之前从来没有与马来西亚合作过,就这样直接投资这麽多,ZZ风险方面比较大。」
「也对,这个方面是要考虑一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即使是前世的内地,也会有很多地方对去投资的资本不友好的案例;
这个世界上只有少部分地方,对资本投资是比较克制的,大部分就是你来了,我就得宰你一顿,他们不会考虑以后,先满足当下再说;
一个国家在层面上可能不会这麽做,但地方就难说了,这也是海外投资的重大风险选择。
不是说不能投资马来西亚,而是应该一步一步的,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那早期投资不大,大不了跑路设备不要了,但要是投入重资就麻烦了;
相对来说,新加坡肯定安全很多,这也是为什麽马六甲海峡周边那麽多城市,新加坡却能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者我们可以在那边先投资一个小型的纸浆厂,利用当地的淡水与树木,生产纸浆。」魏泽涛又道:「如果没问题,我们再加大规模,供应其他地方的造纸厂,或者等以后再直接在马来西亚投资造纸厂;
如今我们的纸类产品在全球很是受欢迎,东南亚市场也在逐步走高,发展顺利的话过几年,可能新加坡的工厂产能也会不够,那个时候马来西亚这边没问题的话,就可以加大投资。」
杨文东道:「那这样,派人去吉隆坡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位置,先建纸浆厂。
另外调查一下马来西亚的各种资源丶经济情况,如果真的合适资本投资的话,马来也适合成为我们的生产基地。」
相比于香港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面积大丶资源多丶人口也更多,如果投资没有什麽风险,那就比较完美了;
毕竟内地即使改开,前面十年能够投入进去的产能也是有限的,只有到了90年代,内地的各方面条件到了一定水平,那才可能承载自己集团的庞大工业需求;
而在这之前,香港与新加坡两座城市,大概率是满足不了他未来的工业需求的,特别是电子时代即将来临,且自己现有的各个产业,未来也可能发展的更强。
「好的,我明天就派人去吉隆坡。」魏泽涛答应后,又道:「新加坡政府也想让我们继续将长兴实业的产能转移过来,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想让我们整个集团搬迁。」
「他们有这个想法很正常,这段时间移民新加坡的香港人应该也有不少。」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一块我们不要主动提,他们怎麽猜测丶怎麽想法我们也控制不了,安心做好各方面的投资就行了。
长兴实业这边,可以将香港那边不足的产能迁移过来,但香港那边现有的工厂还是需要满负荷生产的。」
无论怎麽样,香港永远是自己的基本盘,在其他地方的投资建厂,都是一个补充,只有当哪一天香港需要转型或者完全不适合某个工业了,那才考虑迁移以前的产能。
当然,等内地改开之后,各个工厂也会全部转移,这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低端产业,改开后的内地是最合适的。
魏泽涛道:「好。」
杨文东看向周浩然问道:「你这边呢?」
周浩然回道:「我这边是食品与饮料工厂,这些基本上也没什麽污染,所以选择地也在中区附近或者周边几个核心经济区,新加坡政府也乐意看到我们这样的企业投资在这些人员密集的区域。
不过地点还没有决定下来,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商谈。」
「行,这样看来倒是比香港的沙田位置好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新加坡相当于十年前的香港,如果那个时候长兴集团有今天的规模,也可以在港岛的几个繁荣城镇轻松投资大量工厂,港府估计也会很开心,但到了60年代后,房价暴涨的厉害,地产市场旺盛,就不太可能了。
今天的新加坡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是没有污染丶又能带动大量就业的,那当地政府是很欢迎的,只要不在真正的镇中心就行,边缘地带完全没问题。
如同80年代改开后一家大工厂去上沪投资,如果没有污染,那就算你想去偏僻地区,上沪政府为了方便就业与交通也不会不同意,非要你去浦西,拆迁当地房子也给你把厂房建起来。
周浩然道:「是的,只是这样的话,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未来工厂扩大,就不方便聚集在一起了。」
「有利必有弊,不可能完美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工厂分散,也就是交通方面要多付出一点,算不了什麽。」
比起城镇郊区在未来能够获得的地产收益,多一些运费也算不了什麽,凡事也不可能完美。
这时,王志群也说道:「杨生,我这边也查探了新加坡电子工业的基础,比起香港要弱很多,机加工这一块基础也很差,我们的产业来这里,发展恐怕不太顺利,特别是电视机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