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1 / 2)

能武才好了。”

不管什么时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她这话也不算马屁。

皇上却被年珠逗的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她道:“你倒是和老四说的一样,是个胆子大反应快的……”

“难不成皇上觉得我是在拍马屁不成?”年珠一张小脸上写满了认真,直道:“王爷在府中时也时常提起您,说您是千古一帝,英武无比,您若是不信,大可以问问看我姑姑。就算我们姑侄两人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您跟前撒谎的,这可是欺君之罪呢!”

年若兰心想,四爷好像没说过这话啊!

但当着皇上的面,她却是下意识点了点头。

皇上更是面上含笑,道:“没想到老四背地里竟这样说朕……”

若背后非议别人,传到当事人耳朵里后,远比亲口说人坏话更叫人生气,同样的,若背后夸赞别人,这事儿由旁人所言传到当事人耳朵里,喜悦也是会加倍的。

其实皇上之所以今日过来,是因当初四爷领了圣旨之后委婉说德妃的偏心,请皇上护着雍亲王府些。

这不是臣子对帝王的请求,而是一个即将远行的儿子实在无人所托,只能求情他的父亲。

皇上自是知道四爷前去台湾是件苦差事,对于这样的小请求,他老人家如何会不答应?所以这才有今日闲来无事,来永和宫转悠一趟之事。

有年珠在的地方,向来不会冷场。

年珠瞧见皇上不论在紫禁城外还是紫禁城内都没什么架子,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一会说起便宜坊刚酿出新的葡萄酒,改日皇上若有时间就出宫尝尝,一会说起小福惠在家中的趣事,一会说起京中百姓对皇上是赞不绝口……皇上听的是哈哈大笑。

纵然皇上身边从来不缺阿谀拍马之人,但那些人到底是真心称赞还是溜须拍马,他一听就听得出来。

可如今面对着年珠……皇上却对她的话是深信不疑,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哪里能撒谎?

说到最后,皇上是圣心大悦,更是赏了年珠一匣子珍珠。

年珠笑的是眉眼弯弯,忙道:“多谢皇上。”

珍珠在后世虽是寻常之物,但在如今却是不折不扣的稀罕东西,不仅朝中设珠轩管理,这捕珠更是艰辛,百蚌都难得一珠,更别说那成色好,个头大的珍珠,是万蚌无一。

“不必多谢,说起来老四是你的姑父,那朕自也算得上你的长辈。”皇上瞧见接了一匣子珍珠的年珠眉里眼里都带着笑,只觉小孩子就该这般才是,宫里头的孩子啊,喜怒哀乐皆藏在心里,不敢表露于面上,心思更是一个比一个多,像年珠这样赤忱的好孩子实在是不多了,“既然是长辈,朕赏你些东西岂不是理所应当?”

说着,他老人家的眼神又落在了年若兰面上,道:“朕瞧福惠这孩子有点像老四小时候,当年老四这样大时也时常拽着朕的袖子,没想到一转眼都过去了四十多年。”

“年氏啊,你若无事,便时常抱着福惠进宫给朕看看吧。”

年若兰站起身,轻声道:“是。”

因皇上还有公务在身,略说了几句话,赏给小福惠一方上好的足形洮砚后,就离开了。

接下来,就只剩德妃、年若兰等人大眼瞪小眼,年珠又恢复了先前那副低眉顺眼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