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词在他心中,却是比字面上的意思更深层次的存在。 。
梅花巷一整条街住的都是清流人家,这附近开的食肆,做的自然也多是这样人家的生意。
另还有许多考生,为能沾染上些梅花巷内这些清流人家身上的书卷气,都喜欢在这里赁屋子居住。又或者,就算是住客栈,哪怕是花双倍甚至三倍的价钱,也愿意住在这附近的客栈内。
所以这一片,如今初秋的这个时候,出入的秀才特别多。
“这附近有几家食肆,几家酒馆,生意都不错。”因食肆就在附近,所以,二人也就并未乘车出行,苏慧娘只带了个小丫鬟,便领着叶雅芙出了门。
初秋的天,凉风拂面。走在这满是桂花香气的巷子里,叶雅芙只觉自己整个人精神抖擞、神清气爽。
巷子宽敞且安静,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十分高大。院墙相连,一家挨着一家,每家的户型都差不多。
看着,倒有点像后世的那种联排别墅的感觉。
出了巷子口后,进入到繁华的主街道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所以说这梅花巷极好,内中雅致清幽,外则繁华热闹。所谓的“闹中取静”,正是如此。
处在街市中心,既得清幽,又有繁华相伴。
叶雅芙甚至在想,若之后有了银子,就买这处的宅院。
到时候,同这程家嫂嫂结个伴,也挺好的。
“先从这一家开始看吧。”很快,苏慧娘的话将叶雅芙拉回了现实。
叶雅芙一抬头,就见街边立着家食肆。匾额上,书着“梅香食铺”四个字。
一层楼高,门前挂着红灯笼。
这个时辰进出的人也有不少,她伸头朝里去望了望,见里面也有不少食客在。
“都是些来赶考的秀才。”苏慧娘说,“这一片的食肆生意都尚可,不知他们需不需要买你的食方。但不管怎样,既来了,总得先去问问看。”
叶雅芙脸皮后,不知怯场为何物,立刻就说:“我去问问。”
虽只一层,但大堂却很大。明显是特意设计过的,桌椅和凳子,以及其摆放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讲究。
环境清幽,比起富阳县内的普通食肆来,一看就是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的。
来这里的食客多是衣裳整洁的文人墨客,并不见贩夫走卒之辈。文人多的地方,斗诗的也多。
才入内,就听得有两位年轻公子才打“唇舌之战”。
旁边围观的也不少,其中一个似是语出惊人,引来了阵阵喝彩声。
这会儿客人还不算多,铺内也不忙的情况下,掌柜同店里的小二,也都乐得闲下来暂看些热闹。
但看热闹归看热闹,瞧见有客人进门时,那店小二将布巾立刻甩搭了肩膀上,热情洋溢:“客官,请问需要点什么?”
叶雅芙想了想后,还是点了两样吃食。
之后挨在窗边坐下,继续欣赏这文人斗诗。
苏慧娘没跟进来,为节约时间成本,二人约好错开了去打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