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秋然和黄为灿都是今年大学毕业,然后她们两人都选择去科研院读研,这对于想要在科研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果然就看见南荣敏点点头。
俞妙则便说,那也挺不错的。
等办好手续后,明年春节过后南荣敏就能走了,她还要在这里再奋斗两年。
“吴教授也是好人,肯定能让你顺利毕业走的。”南荣敏看见俞妙则在思考着什么,就很懂她地说。
顿了下又道:“你
最应该担心的是,吴教授会不会想让你留下来读博。”
俞妙则觉得这应该也不至于,毕竟课题组里的硕士阶段的师兄师姐都能走了。
不提这事,南荣敏就问起她,接下来她还有什么打算吗?
俞妙则一副你真要我命的表情:“十月就要确定毕业选题了!”
“那你要写什么?”南荣敏又问。
“想写火箭动力方向的。但是申师姐听了我的想法,说有风险。”俞妙则无奈地耸耸肩。
申谰的原话是说,这个论题写好了就是优秀论文,写得不好就等死吧。
倒是她听说今年老师给大三学生上论文指导课,一个班有一半的同学交上去的模板都是探月相关的,老师一看一个皱眉。
不过毕竟探月是新热话题,更具有实际意义,大家都想要写这个也能理解。
倒是天文系那边的蔡晴学姐找过俞妙则,问她要不要搭伙再干一票,做天体模型的项目。
俞妙则也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说要考虑一下。
她是有过星星梦的,如果大学时还瞻前顾后就太怂了。
但其实天体模型这个项目,全名是叫做天体模型数字化,和俞妙则的专业相关度只能算是很勉强才有些沾边。
并且蔡晴的这个项目,从她大四组局组到现在研二,看起来不像有什么发展前途。
有点像是驴人的。
抬头看见今晚的星星依然很明亮,俞妙则就决定暂时不再去想这件事情了。
戴上泳镜后,俞妙则就一头扎进水中。
南荣敏也才将挂到脑门上的泳镜戴好,然后追着游上来。
到暑假时,俞妙则依然是到吴教授的课题组暑假实习。
这一年的时间,课题组里有师兄师姐毕业离开了,也来了新的师兄师姐。
一直对俞妙则很关照的申师姐也走了,在毕业后去了海市。
现在课题组就变成依然整体嬉皮笑脸的关师兄带着一群师弟师妹干活,每天像是鸡飞狗跳一样。
等到明年春学期开学后,俞妙则就要以准新生的身份过来了。
相比于其他同学到大四就开始安心搞论文时,俞妙则的大三阶段还有很多排课。
只不过从论文选题开始,校园墙里每天都有人在哀嚎。
以前她们是旁观者,而现在她们也变成挺有感触的其中一员。
前期论文导师基本不怎么管这群学生,大家报上去的论文选题,只要不是一眼看着太离谱的,都会给了通过。
但是学院群里每天都会有新笑话。
比如隔壁学院的某某学生的选题竟然是制造永动机,据说把他可怜的导师气得差点进了医院;还有某某学生的论题是证明地幔铁路计划的合理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