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追锋车上,若路稍有颠簸,疾驰之下人都能颠起来。
人都如此,那棺椁呢?
如此颠簸,是否为不忠不孝之举?
昔日邺城群臣,都以为武帝曹操梓宫乃是七日而至邺城。如今司马师说三日即至,那为何邺城群臣却都知是七日。
司马懿丶贾逵丶夏侯尚三人,竟同时隐藏了这麽一个秘辛。若非今日从司马师之处得知,卢毓竟全然不知。
他们为了将魏王玺授带到邺城,竟如此之急吗?怪不得能得先帝如此重用!
司马子元这是什麽意思?借着话头,与我聊起此等隐秘之事,难道是有为其父拉拢我的意思?
而且此前在寿春,扬州刺史蒋济就曾深夜来访,话里话外丶都有要与自己结好,在朝中互为援助的意思。
而蒋济与司马懿乃是密友,天下皆知,就连陛下都知晓。
卢毓深吸了一口气。
不能说,对谁都不能说!
朝堂凶险,此事涉及先帝丶司马懿丶贾逵等人。若稍有不慎泄露,自己这个小小的侍中,恐怕自身难保。
卢毓一行在路上缓缓行着,还要许久才能到达洛阳。
请...您....收藏_(六\\\九\\\书\\\吧!)
……
两日后,洛阳北宫,书房内。
曹睿的桌案上摆着三份文书。
第一份,是吏部尚书杨暨送来的丶关于冬季吏部选任新两千石的名单。
第二份,是洛阳校事送来的报告。
第三份,是太学郑称处的上报,称王祥来到太学中,因孝行义举而引发一片轰动的记录。
辛毗西行之后,洛阳校事现由侍中徐庶兼领。而徐庶本人,此时正站在曹睿的桌案之前。
曹睿叹了口气,身子向后倚在了椅背上,右手指了指桌案上的三份文书:「你说,怎麽洛阳现在还能有这种人物?」
「浮华案白弄了吗?朕这几年在太学的苦口婆心丶都白费了吗?」
「徐卿,你看看吧!」
徐庶拱手一礼,沉默的走上前去,将三份文书一一翻转。
第一份文书,杨暨称前任河南尹冯平前往寿春丶职位空缺。而徐州茂才王祥王休徵德行昭彰丶政绩斐然,应以他来补上河南尹一职。
第二份文书就是徐庶自己审核过的。
王祥来洛中后,先前往司空司马懿府上拜访,而且九卿的府上去了四家。又去了太学丶还去了崇文观。
而且『卧冰求鲤』丶『王览争鸠』一事也大肆宣扬出去。
一时间,洛阳几乎人尽皆知王祥之孝名。
第三份文书里面,郑称报告称王祥来了太学后,许多青丶徐丶扬州出身的士子,纷纷请王祥点评自己,络绎不绝。
徐庶细细看过一遍后,又将三封文书调转方向丶重新朝着皇帝。
曹睿朝着徐庶扬了扬下巴:「徐侍中可有言语?」
徐庶吸了口气:「陛下三令五申,士子选官应以德行政绩为主,不可浮华博名。」
「而王祥此人却伪作这等虚妄荒诞之事,来为自己求取名声,以求扬名于洛中。」
「此等乱群之人,该杀。」
曹睿淡淡道:「先不说王祥。」
「吏部尚书杨暨,选了这麽个人来当河南尹。徐州刺史吕虔,又给大魏举了这麽一个茂才。」
「杨暨是朕心腹,吕虔是大魏老臣。此二人属实让朕有些失望。你说,杨暨是不知道王祥此人名声之伪吗?」
徐庶刚要说些什麽,曹睿又直接说道:「算了,侍中将杨暨给朕叫过来,朕现在要亲自问他!骑马往返!」
眼见皇帝有些动怒了,徐庶丝毫不敢出言劝谏:「遵旨,臣这就去召杨尚书。」
书房在北宫丶尚书台在南宫。
徐庶得了皇帝之令,策马从书房直接驰到了南宫尚书台中。叫上杨暨之后,又一同驰回书房。
杨暨被徐庶叫的匆忙,只得放下手中事情即刻前往。
在尚书台中,杨暨没有当众询问。
但到了南北宫之间的通道丶尚在北宫南门外的时候,杨暨坐在马上朝着徐庶问道:
「元直兄,到底出了何事?」
徐庶侧脸看了杨暨一眼,用口型无声的说了一个『王』字。
杨暨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两匹马并排驰到了书房院外,徐庶与杨暨一同下马,快步朝着书房走去。(本章完)